• 产经
  • 钢铁
  • 能源
  • 航空
  • 家居
  • 家电
  • 软装
  • 建材
  • 养生
  • 瑜伽
  • 健身
  • 户外
  • 时尚
  • 搭配
  • 内衣
  • 鞋包
  • 五行拳教你如何养生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小红

      编者按:你对五行拳了解?你知道五行拳怎么养生吗?什么是五行拳,大多数人都不了解,让小给你们介绍下五行拳的养生之道。

      五行拳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为形意拳之根本,内外兼修,体用兼备。每一动作,调整呼吸,转化阴阳,无不发挥其练气之功。

      从上向下的为“劈”,从下向上或斜上方的为“钻”,直向前去的为“崩”,架开敌手再击的为“炮”,用横力制敌的为“横”。

      按内经所指诸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之理和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的顺序来练,以求加功进益,增进健康。

      对应养生。劈拳--肺,钻拳--肾,崩拳--肝,炮拳--心,横拳--脾胃。

      如有肝病,以养为主,切忌如视频猛烈发力,须缓行慢练,以走意行气为根本。其他五脏均需如此具体详解如下:

      一、劈拳--肺。

      前手上钻之时,手初动谓之起,手起气也起。由动而直上谓之钻,斯时要吸气,谷道内提,前阴缩,两肋张,内气自足大趾外侧之大敦穴沿大腿内侧直上到中焦入肺经,再上至耳后高骨(玉楼)而达于头顶之百会,所以要顶头竖项,以领其气。钻时,其劲为竖,钻之后,拳稍扭即变为横劲,待扭至虎口朝上时,即转为落,其劲亦转成竖劲。其内之气则自肺经出肩上之中府、云门二穴沿臂内侧下行,与掌劈落之同时,直贯大拇指端之少商与食指端之商阳二穴。百会之气,则下降至鼻、至喉、至脊背,由俞口透前胸而归于丹田。所以掌落劈之同时,虎口必须撑园,两颏要暗含着向前用力以助气之降。势定之后,则其气渐小,龙蛰虎伏,潜于丹田之中。在走劲过程中横竖之变化必须分明。所谓竖,以下体言之,乃自肩直至足底;以上体言之,乃自腋下至二肩井穴。所谓横劲,乃指自腰胸转于斗背骨,及自膝转于臀。这就叫做“横以济竖,竖以横用”。每完成一次钻劈,手恰好走一个圆圈(或椭圆),脚则配合着一撤、一垫、一进。参考附图,自1至2这一段是起钻的过程,此时应将自己中心点降低(进步低,退步高)塌腰垂臀,后脚蹬劲,前足同时向前垫步,人好象变低了。前手的钻劲是沿前1—–2段曲线段的切线方向一直伸出去的,其意甚远。所谓仰之则弥高,进之则弥长也。还要打出去如钢锉的劲儿来,只有此数劲俱全,才能将对方擎起,在随之而来的一劈之中才能将对方放出去。2—-3段是落劈,同时后脚越过前脚进一大步。3——-1段曲线的切线方向向后下方照直而去,其意甚长,犹如要将对方拉回,丢到自己身后无穷远处之意。此即是退之则愈促,俯之则弥深。如果对方用力向回挣,我便在1点进行转换,顺对方回挣之劲,一变而为起钻,必能将对方擎起来,入出去。

      综上所述,是劈拳最基本的行气与走劲,无论养生者还是技击者,都须如此练法。练时,呼吸、行气、走劲要互相配合,所以走架宜慢不宜快,宜放松不宜用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初学者,由于内气尚不通,故气感不明显,且由于不够熟练,难以面面照顾得周到,故可不必用意识去导气运行,只要姿势走对了,劲路正确了,气路自然逐渐畅通,内气自然按轨道运行,应纯任自然,切勿强求。

    相关阅读

    “武术”一词,大家听到一定会想到功夫。习武可以强身健体,也可以保护自己,我们修习武术,是让我们从身到心、由魂而魄得到提升而充满安全感,精壮神足,具有安然自胜的实力。学习武术[详细]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对于武术爱好者来说学好武术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对于武术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其实武术学习是有基本功需要练习的,对于武术基本功的练习我们应该怎么做[详细]
    武术我们常说的就是气沉丹田,那么对于丹田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呢?到底什么是丹田?武术应该如何练习气沉丹田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练习武术气沉丹田的相关知[详细]
    武术的学习离不开基本功的训练,一般我们说的基本功训练与基本功的练习还不一样,对于基本功的训练我们用的是常规的动作,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力与运动的韧性,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详细]
    很多的电影都是关于咏春拳的,对于咏春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到底应该如何学习咏春拳,才能像电影里放的哪些人一样呢?其实咏春拳是中华武术里的一种,对于咏春拳是可以自学的,下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