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智斗“双十一”:技术已经成为重要比拼点
李静
今年是“双十一”的第九个年头,也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双十一”。此时“双十一”已经从一家电商平台的促销节日,演变成为包括零售电商、跨境电商、汽车电商等整个电商行业的购物狂欢盛宴。
《中国经营报》记者观察发现,进入新时代的“双十一”,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之下显示出更智慧的面孔。VR虚拟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能够身临其境;大数据精准推送,让消费者能够看到最想购买的东西;在普通消费者看不到的背后,大量机器人新物种已经开始代替人类进行着数据、客服、搜索、推荐、广告、库存、物流等庞大、复杂而精密的商业支撑系统。
技术已经成为电商下一阶段的重要比拼点。今年年初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内部讲话中表示,未来十二年京东只有技术。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宣布投资千亿创立“达摩院”,聚焦新技术的研发。“双十一”历来就是电商平台的练兵场,今年除了一如既往的营销大战之外,无疑更是比拼各家智能技术、智慧系统的演习场。
虚拟技术抢流量
线上购物相较于线下购物,有商品数量丰富、价格低等优势,但缺乏对商品的体验是其弊端,不过,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渐弥补这些不足。
今年“双十一”苏宁上线的一项黑科技就是AR易购,这一技术能将消费者想要购买的产品以最真实的3D视觉效果全面展现。“这个产品是由苏宁美国硅谷研究院基于最新增强现实技术AR Kit开发而来。” 苏宁方面告诉记者,AR易购解决了真实场景和虚拟物体的融合一致性问题,确保了真实世界和虚拟对象的无缝融合。消费者下载应用程序后,对着希望展示苏宁商品的区域进行扫描,在浏览目录中选择商品后,只需在区域内点击一下,“苏宁包裹”就降落在眼前。“15秒时间就能清楚地720°地了解商品的大小、形状和质感,拥有超95%的逼真度。”
“三维模型、AR实景功能的赋能,丰富了购物的娱乐性,增加线上用户的互动欲和品牌黏性。”苏宁IT专业人士表示,这一技术的实现,避免了因网购看不见实物导致购买商品尺寸过大或过小的情况,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也降低了商品的退货率。
唯品会在今年“双十一”则上线了虚拟试妆技术,消费者打开唯品会APP,选择喜欢的口红款式,即可点击“试妆”功能。用户不仅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试妆,还可以调整口红颜色以及自身皮肤颜色的深浅。
据唯品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虚拟试妆技术在“口红/唇彩”品类中支持试妆的商品覆盖率已经提升到35.3%。
京东方面也上线了AR试妆,部分口红产品用户在购买之前可以用AR功能进行试妆。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会加入腮红、眼影等化妆品类的AR试妆功能。“从测试阶段的数据来看,用户在使用AR试妆功能后购买欲望大大增强。”
汽车电商平台汽车之家在今年“双十一”则上线了“拍照识车”和“VR全景看车”功能。“在VR全景看车体验中,用户在线上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虚拟逛店,还可以360度查看车辆外观、内饰、配置细节,并能自由切换颜色、查看配置视频,部分车型还能够模拟试驾、加速等操作。”汽车之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依托VR、 AR技术,已经有超过15000家经销商把线下展厅“搬”到了线上,以满足用户足不出户、全城逛店看车的需求。这一技术的实现突破了线下展厅在营业时间、地理位置上的限制,实现了7×24小时在线和曝光,吸引大量3~6线、偏远地区消费者在线逛店,可以极大弥补线下展厅在展示空间上的不足,从而获得更多车型展示和销售机会。“未来还将实现销售顾问在线一对一及时沟通服务,构建更加真实的在线买车场景。”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本报记者表示,电商平台应用虚拟技术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从而推动平台销量的增长,而且虚拟现实技术很有可能是下一次零售革命的突破点。但是目前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对于手机的要求也比较高,而且用户还有待教育。
无人系统争速度
往年为了迎接“双十一”的大考,电商平台往往如临大敌,“双十一”前后会有大量的员工通宵达旦地工作以保证各项系统正常运转。而在机器浪潮波涛汹涌的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建锋给其麾下的人类指挥官们下达了一个新鲜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双十一’晚上,大家的主要任务是喝茶”。
这样的命令如果放在过去几年,听起来是不可思议的。以2016年阿里“双十一”的数据为例,全球有超过9.8万家商家、1207亿元的交易规模、10.5亿笔支付、6.56亿个物流订单、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都集中在24小时内爆发。而每年“双十一”的数据都在保持增长,今年“双十一”对于电商平台仍然是考验。
“为了实现‘喝茶’这一目标,今年一个非常大的转变,就是我们在技术运维、商品推荐、客服、支付、物流等各个环节,都引入机器智能的方式,实现人与机器的协作。”阿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今年“双十一”,阿里巴巴有十多款机器人“新物种”参与其中,包括机器运营小二“天猫智选”、智能推荐系统“机器导购员”、智能客服“店小蜜”、AI设计师“鲁班”、智能配送员“小G二代”等等。
今年“双十一”大促前,京东推出了包括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全流程无人仓、无人配送货车等一揽子黑科技产品。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马松介绍,无人便利店背后的京东智能门店科技系统是全球首个可模块化组装的智能门店系统,其中包含“智能货架”“智能感知摄像头”“智能称重结算台”“智能广告牌”等模块,能灵活组合,适应超市、便利店、加油站、机场、酒店等各种应用场景。无人超市则通过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打造了全场景、即拿即走、数字化运营的完整无人店方案,有效推动了线下店的成本、效率、用户体验优化。
另外,京东物流集团联手京东Y事业部打造了“诸葛·智享”智慧供应链商家开放平台,帮商家智能预测消费需求、智能布局库存并补货、智能排产。
在南京苏宁体育Biu“无人店”里,智慧零售机器人“旺宝”,已经能提供专业的导购服务,还能语音对话,与消费者进行亲密互动,卖萌耍宝。未来智慧零售机器人,将进驻苏宁易购各类线下门店。
值得注意的一点,今年“双十一”期间,包括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等在内的大型电商平台均上马了无人仓储和无人配送系统。
“菜鸟AGV机器人改变了以往人工在仓库找货的工作方式,由机器人将货物带到拣货员跟前,以往一个拣货员一天走六七万步只能拣货1000多件,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一个拣货员一天只走两三千步,拣货数量确实原来的三倍多。”阿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规模无人仓群已经投入实战,消费者收到的包裹可能是机器人、机械臂、全自动分拣线等提供的服务。
今年“双十一”,京东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将在上海投用。全流程无人仓实现了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全系统的智能化和无人化,具备日处理20万单的能力。
在终端配送领域,京东已经建成从配送十几公斤、飞行几十公里的终端配送无人机到载重超过200公里,航程达240公里的支线无人货机,从大学园区里低速行驶、搭载六七件包裹的终端配送无人车到可以上路行驶。据介绍,无人机已经进一步扩大了常态化运营的范围和航线,在“双十一”期间将在西安、宿迁、韩城等地开通数十条无人机配送航线;终端配送无人车已经覆盖到北京、浙江、陕西、湖南等多地的高校园区
苏宁除了对苏宁云仓升级改造,苏宁物流又推出了AGV机器人仓库群,目前已经配备了100组左右的机器人,完整运营后,还有将近1000组机器人,会在接下来分批进行测试并投入使用。
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AGV机器人商品的拣选不再是人追着货架跑,而是等着机器人驼着货架排队跑过来。”根据实测,1000件商品的拣选,仓库机器人拣选可减少人工50%~70%。对于小件的产品仓库机器人的效率可达到人工的5倍乃至以上,同时准确率也是大大高于人工,可达99.99%以上。
9月,唯品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研发的智能配送无人车正式亮相。“双十一”期间将正式亮相,上海部分用户可能成为智能配送无人车的首批服务对象。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仓配物流体系的建立,加上人工智能提前预测建立前置仓,以及根据单量、配送距离等因素优化末端配送运力,能够提高仓配物流的工作效率和配送的效率,保证送达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电商平台大肆布局无人技术即使为了使系统更加智能化,也是为了体现公司的科技属性。”曹磊说道。
相关阅读
图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