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建筑市场扩张加速 京津冀等为“重点推进地区”
钢结构行业正在进入发展快车道,以钢结构为主业的上市企业业绩表现良好。
地处长三角的杭萧钢构(600477.SH)在2016年营收达到43.4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达4.5亿元,同比增长272.4%,而2017年第一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29.4%。同样身处杭州的东南网架(002135.SZ)2016年全年公司也实现营业收入57.38亿元,同比增长10.44%。
然而前些年,钢结构行业却并没有出现给人眼前一亮的增速。一直以来,我国的钢结构行业持续呈中低速度增长态势。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2015年钢结构行业总产量约为5100万吨,8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4.7%。
在业内看来,成本、消费者接受度以及上下游的产需错配是制约行业市场爆发的几大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在今天开幕的2017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上表示,目前行业存在装配化程度低,没有利用好钢结构优点的问题。“不够合理的设计导致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用钢量大,造价高,因而经济性差,”聂建国说道。中建钢构总工程师戴立先也表示,设计与施工之间沟通上的问题,客观上造成了造价成本的提升。
对于消费者接受度,杭萧钢构副总裁兼董秘陈瑞也向第一财经记者坦言,改变既往的生产、生活习惯并非易事,目前国内真正的钢结构住宅比例还很小,不到整个建筑业的1%。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钢结构房屋建筑占比则为20~50%,钢结构桥梁占比为30~40%。
此外,上游钢铁企业与下游钢结构生产企业在产需层面的错配同样掣肘了钢结构行业的快速发展。某位钢结构企业厂商向第一财经记者直言:“现在许多钢铁企业生产的钢铁型材有很多情况下是无法满足用钢企业需求的”。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向一些钢铁企业求证,对方回复称,目前钢铁行业刚刚回暖,大多数钢铁企业并不是不愿意更贴近下游用户的实际需求,只是动辄数十亿的生产线改造成本让很多钢铁企业望而却步。
不过,钢结构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正在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而开始得到解决。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目标及任务,相关跟进政策也密集出台,发展装配式建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今年住建部正式发布的装配式建筑三套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未来行业结构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方正证券认为,从竞争结构来看,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效率分化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目前,钢结构市场规模也开始加速扩大,第一财经记者从2017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现场获悉,2016年全国钢结构建筑行业完成钢结构产值4747亿元,钢结构量5585万吨,同比增长11.5%,已经逼近之前8年的复合增长率。
孕育钢结构行业“胎动”,在业界看来城市人口密度提升的因素“居功至伟”。事实上,我国一线城市人口密度迅速提升也确实在客观上加速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推广。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线城市的人口密度增长幅度均超过40%,对于人口流入限制比较少的深圳则达到了70%。人口密度的快速提升使得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装配式建筑的自重较轻,在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建造当中有着明显的成本和能耗优势。国务院层面也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大人口重点流入地区列为装配式建筑的“重点推进地区”。
以河北为例,5月5日,河北省住建厅印发了《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河北装配式建筑与京津共同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任务,规划期为2016到2020年。明确钢结构比例不低于10%。计划在毗邻雄安新区的保定市依托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打造以服务北京市、雄安新区和保定周边地区为主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园区。
在精工钢构(600496.SH)总裁裘建华看来,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的的确确给钢结构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对于未来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向第一财经记者坦陈,其实推广装配式建筑并不只是钢结构行业一家的事情,建筑行业对于推广装配式建筑同样重要。
相关阅读
图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