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 钢铁
  • 能源
  • 航空
  • 家居
  • 家电
  • 软装
  • 建材
  • 养生
  • 瑜伽
  • 健身
  • 户外
  • 时尚
  • 搭配
  • 内衣
  • 鞋包
  • 小鹏汽车首批量产车下线 互联网造车告别有名无实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静云

    小鹏汽车首批量产车正式下线  互联网造车告别有名无实

    10月12日,小鹏汽车在海马汽车(6.410, 0.00, 0.00%)郑州工厂为其首批量产车举行了下线仪式,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此次下线的小鹏汽车1.0版量产车并不会大规模对公众销售,但体现出小鹏汽车已经率先完成从PPT到生产、销售以及售后的完整布局。

    业内普遍认为,量产车的下线,只是互联网行业进入实质造车阶段的开始,只有上市向大众消费者销售才代表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正式走上“考场”,接受来自市场的考验。这也意味着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都在进入冲刺阶段,争抢上市时间,用实力向各方证明互联网思维造车的成熟。

      争取上市契机

    尽管面临尚无生产资质的尴尬,但在如火如荼的圈地、投资、建厂背景下,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都在暗中较劲——争做第一个将量产车推向市场的公司。

    在何小鹏看来,一辆车可以真正发布和销售的标准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点:首先是获得工信部的产品资质公告;其次是打通供应链,实现规模化和可靠化生产;此外,还需布局上牌、保险、售后服务体系和超级充电等一系列环节。

    按照何小鹏的计划,小鹏汽车此次只是小规模量产试水,15辆1.0版本汽车并不会在市场上销售,但是近期将会大规模量产,未来将通过不断迭代优化,在2018年面向大众推出2.0版。

    显然,在量产的背后,更多的是各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在上市节点的暗中较量。此前,蔚来发布了纯电动量产车型ES8,而在此之前首款量产车型EP9已经揭开神秘面纱。8月,车和家的首款轻型电动车SEV在其位于常州的第一生产基地下线;乐视汽车此前也公布了旗下FF91将于2018年实现量产及销售的计划。

    今年4月,奇点发布了其首款纯电动车型is6,按照计划该车将于今年底前完成小批量产,到2018年初正式实现量产。9月,游侠汽车召开供应商大会,宣布首款车型X1进入量产阶段;爱驰亿维也发布品牌LOGO,宣布首款量产车2019年下半年下线。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目前各家互联网造车新势力都在宣布进入量产车阶段,但小鹏汽车是第一家拿到工信部产品资质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合作量产提速

    实际上,为争夺首款车上市的进度,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已成为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短期内减少上市时间的捷径。

    9月29日,海马汽车就曾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与小鹏汽车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小鹏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将授权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使用其商标和相关技术生产协议产品,首款产品2017年底量产。

    小鹏汽车总裁夏珩表示,小鹏汽车量产版的试制车在今年2月便已下线,共生产了100余辆,用于在全国各地进行测试。在小鹏汽车和海马汽车合作之前,包括蔚来与江淮和长安、车和家与华晨等一场又一场合作,已经在互联网造车领域流行开来。蔚来汽车与车和家先后选择了以代工的模式与传统车企展开合作。

    业内人士认为,合作以及代工的模式已经成为互联网造车企业在寻求解决资质问题过程中采取的一种可行性迂回战术。在这其中,传统车企也拿出了诚恳的姿态,江淮希望通过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对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在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发展提供帮助,不仅仅是简单的代工,而是涉及到研发以及整个产业链层面的深度合作;长安汽车(14.340, 0.00, 0.00%)也想借此实现双方优势资源的共享,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加速发展。

      生产资质之争

    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中国新创电动车造车公司已经超过200家。但只有14家车企获得了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颁发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而类似蔚来汽车、车和家、奇点汽车在内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没有一家入选。

    虽然目前国内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生产资质的审批自暂停后仍未重启,但各家互联网造车企业一直没放弃申请资质。

    小鹏汽车同样未能获得电动车生产资质。除了与海马汽车合作生产外,小鹏汽车还于今年6月在广东肇庆建厂,小鹏汽车的生产资质也在紧锣密鼓地申请之中。

    然而,想要获得生产资质并非易事,在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本次下线的15辆小鹏汽车,恰恰满足了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签发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即想获得生产资质,必须具备试制不少于15辆样车并符合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这或许也是为申请生产资质做最后的准备。

    没有生产资质,互联网造车企业上市推进计划的阻力可想而知,虽然通过合作与代工模式可以解决量产车问题,但贴牌带来的困扰,同样也让各互联网造车企业加快了申请资质的进程。

    9月28日,我国首个《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正式发布(以下简称“双积分”),双积分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将进入新的阶段,而2018年正是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最后缓冲期。

    业内人士表示,在双积分的刺激下,2018年已成为各家互联网造车企业的最佳上市期,而到底哪一家才能从重围中脱颖而出,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北京商报记者 蓝朝晖

    相关阅读

    导语:昨天下午,“深圳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重大行政决策及立法”听证会举行,市民纷纷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城管人员在街头清理乱停放的共享单车。深[详细]
    共享单车洗牌后的“自行车第一镇”:很多工厂停工 工资拖半年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张蕊)最后看了一眼自己生活了几个月的小镇,刘芳(化名)转身踏上了一辆开往保定[详细]
    押金难退投诉居高不下 共享单车面临监管挑战本报记者 陶力 上海报道导读一旦融资不到位,共享单车企业的运营就会面临挑战。尤其是在摩拜和ofo的挤压下,小平台的生存空间已经越[详细]
    (原标题:韩系车背水一战还需努力两三年)“我们在产品战略和产品力上确实存在着不足。”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陈桂祥对记者表示。他认为,去年以来的非市场因素确实有一[详细]
    原标题:共享单车屡现“猝死” 巨头转战下个疆场证券时报记者 刘凡一度热得发烫的共享单车行业正在迅速“退烧”,近日小蓝单车等多家企业出现倒闭信号。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