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起底携程事件背后的幼托市场:需求大 小机构成群
腾讯财经 作者 孙春芳 张琴 江晓川
祸兮福所倚。
前不久,携程的员工们还在庆幸自己的福利:孩子可以托管在公司办的亲子中心。没成想,如今这成了一件“痛心事”:携程亲子中心的儿童遭到“惨不忍睹”的虐待。
携程事件的背后,是整个幼托市场的乱象。
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教师冯静向腾讯《一线》表示,早年的央企国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幼儿园托管机构,但随着改制,这些都剥离出去了,导致学前教育供给减少。而另一方面,随着家长教育理念的更新和二胎政策的放开,需求又急剧增大。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0-3岁的幼托早教目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一是因为很多80、90后不喜欢爷爷奶奶来管小孩,隔代抚养问题大;二是家长认为幼托早教班是锻炼儿童社交能力的好地方,比放在家里更合适。
国家卫计委2016年1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近八成婴幼儿由祖辈参与日间看护,其中近一半的祖辈感到“无可奈何”。特别是照顾过“一孩”的祖辈不愿再照顾“二孩”的比例上升。即便是心甘情愿看管孩子的老人,也因为年龄大、身体差等原因常常力不从心。
业内人士称,粗略估算,目前至少3000万的城市家庭有托管需求,这还不包括一些隐性需求——一些家长用户将孩子交给托管机构是最合适的方式,然而现阶段却不得不自己、请老人、保姆或者其他方式来接送孩子。
与之相对的,是我国托育服务严重短缺。调查数据显示,0—3岁婴幼儿在中国各类幼托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不过在需求巨大的背后,这一市场却非常分散,鱼龙混杂,少有大企业进入。
“大的公司几乎没有,小的机构遍地开花,就跟路边的餐饮馆子一样。” 北京市一家早教机构的负责人高彤向腾讯《一线》表示。
根据其介绍,幼托目前主要是个体户和小企业做,没有大企业愿意介入。理由是目前这块监管属于空白(教育部只管3岁以上的教育),政策不确定性太大。虽然法无禁止则可为,只需要工商执照就可以,但一旦监管介入,说取缔就取缔,投入的资金就可能打水漂。
以前不久刚刚赴美上市的红黄蓝为例,其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幼教服务商。
2016 财年红黄蓝实现约 1.1 亿美元收入,所占市场的份额不足 0.5%。以数量计,直营与连锁在内,红黄蓝共运营幼儿园 255 所,而按照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国幼儿园共有约 24 万所。至于早教中心,由于上述政策原因,分散度就更高。
市场分散,监管困难,导致幼托早教市场乱象丛生,而直接跟孩子对接的早教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薪酬问题,则成为包括携程亲子中心在内的多起虐童案的导火索。
高彤表示,在一线城市要开一家亲子中心,产地的租金是最大的成本,加上设备、装修、营销等,占到总成本的七八成,而这些成本基本是固定的,剩下的就是人力成本,公司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的利润,只能往人力上压榨,这导致这一行业从业人员普遍专业素质偏低。
“市场需求很大,但从业人员工资低,流动性高,正规专业毕业的,没有几个愿意长时间从事早教行业。”高彤表示。
高彤说:“这次携程事件,因为携程也算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加上这事在网络上传播太广,所以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但其实很多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这种虐童事件,很有可能经常在发生,只不过没有受到大家关注而已。”
(应受访者要求,高彤为化名。)
相关阅读
图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