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经
  • 钢铁
  • 能源
  • 航空
  • 家居
  • 家电
  • 软装
  • 建材
  • 养生
  • 瑜伽
  • 健身
  • 户外
  • 时尚
  • 搭配
  • 内衣
  • 鞋包
  • 两部委印发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 促现代能源体系建立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阿宝

    中国证券网讯 7月12日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中长期油气管网规划》的通知,旨在统筹规划、加快构建油气管网体系,有利于完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有利于扩大清洁能源使用,支撑现代能源体系建立。

    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16.9万公里,其中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道里程分别为3.2、3.3、10.4万公里,储运能力明显增强。

    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规模达到24万公里,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储运能力大幅提升。全国省区市成品油、天然气主干管网全部连通,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成品油管道基本接入,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天然气管道基本接入。

    建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油气管网。管网覆盖面和通达度显著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功能完备,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网里程分别达到3.7、4.0和16.3万公里。天然气管道全国基础网络形成,支线管道和区域管网密度加大,用户大规模增长,逐步实现天然气入户入店入厂。全国城镇用天然气人口达到5.5亿,天然气消费规模不断扩大,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达到12%左右。

    规划还提出,加强天然气管道基础网络。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天然气需求广泛分布、点多面广、跨区调配等需要,加快启动新一轮天然气管网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天然气和LNG “两个市场"、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管道和海运“两种方式”,坚持“西气东输、北气南下、海气登陆"原则,加快建设天然气管网。到2025年,逐步形成“主干互联、区域成网"的全国天然气基础网络。

    规划还强调,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油气管网与信息等领域新技术创新融合,加强油气管网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合衔接,促进“源一网一荷一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全国天然气主干管道互联互通、统筹调度。加强信息技术、管网仿真技术应用,探索完善天然气水合物运输工艺、多相混输、原油冷热交替输送、管道泄漏监测和定位、完整性评估等管道建设、运行、应急前沿技术。加大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创新力度,提升大型压缩机组、SCADA系统、大口径高压力阀门等管网关键设备自主化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设,为建设智能化油气管网提供支撑保障。

    相关阅读

      充电模块  1 概述  南网一电M系列高频开关整流模块先进的LLC谐振软开关技术,效率高;采用无源PFC技术,功率因数高;内置完善的EMC设计,满足GB/T 19826-2005标准中EMC相关[详细]
      1. 系统概述  电池管理系统是为满足UPS、EPS、直流电源、通信电源等系统而设计的一款在线式电池监测和管理系统。采用7寸 800*480彩色触摸屏设计;可完成对电池组电压[详细]
      智慧水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和水管理服务等体系,其核心是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以及更深入的智能化。 [详细]
    中国证券网讯 我国三大核电集团以及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400多名代表10日在山东烟台达成共识:在推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核能与核技术在供热、制氢、海水淡化、绿色[详细]
    (原标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面深化价格 机制改革的意见)发改价格〔2017〕19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详细]